乳业涨价风暴来袭,最高幅度达30%! |
发布日期:2018/2/1 共阅27493次 |
据国金证券、中金公司以及中信证券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,从2017年年底开始,光明、伊利以及蒙牛在优势地区对部分产品提价。 光明先于2017年年底对入户巴氏奶提价约5%,1月份提价覆盖至全渠道,由于巴氏奶保质期较短、流转快,目前价格已经反映至终端。 光明提价在其优势华东区域,目前只是对于销量较好的低温巴氏奶(优倍、致优以及普通白奶)提价。从终端价格来看,麦德龙、乐购的优倍(950ml)从上月的17.9元上涨至20.2元,上涨近13%,提价幅度最高,预计平均出厂价提价幅度在5%左右。而伊利和蒙牛提价以部分低温酸奶和常温乳饮料为主,提价形式包括出厂价格直接提升、经销商货抵减少、终端价格提升等。
如伊利方面,2017年的提价模式如下: 1)提升终端价、降费用补贴。2017年9、10月,伊利华南地区普通白奶(250ml×16)的终端价从36.8元/箱涨至40元/箱,在此基础上伊利降低了普通白奶的补贴费用; 2)直接提价。伊利还对部分低温产品进行直接提价,且个别品种提价幅度较大。 光明方面,整体巴氏奶约占液体乳收入的17%,若按出厂价平均提5%来算对于收入的贡献幅度在1%左右的提升。预计今年光明在华东市场继续精耕细作,维持住强大渠道的同时,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,同时将好产品逐步推广至华中、华北地区,逐步提升华东以外市场的份额,预计2017~2019年收入分别为215.7亿、231.2亿、250.4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、7.2%、8.3%。
此外,加入涨价大军的还有一众奶粉品牌: 2017年11月,红星美羚上调婴儿奶粉价格,整体涨幅约30%;同月,蓝河绵羊奶粉上调400g/800g两规格奶粉产品,平均涨幅7~8%;2018年1月8日,合生元奶粉经销商正式收到公司的产品及涨价通知:合生元“呵护”、“金装”、“超级金装”等产品对应更名为“阿尔法星”、“贝塔星”及“派星”,同时自2018年2月26日起调整各奶粉单品的经销商进货价,并建议于3月1日起调整拉升零售价。 从2018年1月1日开始,奶粉注册制正式实施,所有未取得配方注册批文的品牌都将停止销售。截至发文,国家食药监总局共公布了38批奶粉注册名单,已批准了1040个配方。注册制实施前,预计我国奶粉市场共有3000余个奶粉品牌,而2018年1月起,近2000个奶粉杂牌(占品牌总数2/3)已退出市场。 |
中国孕婴童招商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: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。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,文责自负。 ③ 如您因原创、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联系电话:010-57733502 |
【关闭此页】 【返回上页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