错误一 开水泡米粉
有的家长觉得给宝宝冲米粉得用开水,每次给宝宝冲米粉,还得提前备好开水。
其实,这种做法是不对的。开水冲泡米粉会导致米粉中的维生素被破坏,营养价值大大降低。通常情况下,米粉只需温水冲泡就能变成米糊,宝宝可以直接食用。

错误二 米粉中加糖和维生素
一些妈妈觉得米粉口味清淡宝宝不喜欢吃,于是就在米粉中加了一点糖调味。其实,婴儿米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糖,妈妈另外再加糖会导致米粉中热量增加,宝宝吃了易肥胖。还有,如果妈妈刚开始给宝宝吃辅食就放糖,会让宝宝养成不好的口味习惯,以后不容易改正。
同样的,妈妈也不需要在米粉中添加维生素。宝宝还小,日常饮食中的母乳、奶粉和米粉都含有维生素,能够满足宝宝正常发育所需。另外再添加维生素会是维生素堆积在体内,对宝宝的健康不利。

错误三 把米粉当主食
有的妈妈认为宝宝添加的米粉,就和成人的米饭一样,可以当主食了,就慢慢减少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,增加宝宝吃米粉的量和次数。
其实这是错误的!宝宝在添加辅食阶段快速成长,最需要的营养还是来源于母乳和配方奶中的蛋白质。米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,完全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。如果让米粉代替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,容易让宝宝患上蛋白质缺乏症,造成宝宝生长发育迟缓,而且还会抵抗力低下,爱生病。
所以宝宝1岁以内还是要以母乳和配方奶为主食,米粉和其他泥糊食物为辅。

错误四 给宝宝吃自制米粉
很多爸妈担心食品安全问题,生怕外面买的米粉质量不过关,吃坏了宝宝。米粉嘛,顾名思义,米磨成粉就好了,家里也能做呀!
但其实,和市场上销售的营养米粉比起来,自己做的米粉里,铁的含量明显不能满足半岁以上宝宝的发育需要。假如不能及时给宝宝吃上鱼泥、肉泥等食物补充铁质,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。
错误五 用奶瓶给宝宝吃米粉
有一些妈妈会把冲调好的米粉放在奶瓶中让宝宝自己吃,觉得这样做很方便。其实,妈妈要用勺子喂宝宝吃米粉。
妈妈用勺子喂米粉能锻炼宝宝舌头和口腔,让宝宝学会咀嚼和吞咽食物,为宝宝自己吃饭打下基础。另外,妈妈用勺子喂宝宝吃米粉能让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。
错误六 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冲泡米粉
很多宝妈觉得白开水没营养,就用矿泉水给宝宝冲米粉。
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。有专家指出,矿泉水不适合婴幼儿长期饮用。因为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比较高,长期大量饮用的话,会增加肾脏的负担,宝宝喝了还会出现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表现,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。
而纯净水与矿泉水恰好相反,纯净水不含杂质或细菌,也不含各种无机盐,缺少了普通自来水中含有的矿物质等。
最推荐的还是用白开水,或者一些低钠淡矿化度的母婴水也可以使用。
错误七 米粉冲得越浓越好
有的家长在冲奶粉的时候怕宝宝吃不饱,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多加点米粉,把米粉冲调的稠稠的,觉得这样宝宝一下子就可以吃饱了。
其实,宝宝的胃功能比较弱,米粉又比较浓稠,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,还会减少奶的摄入,使宝宝营养不良。
理想的米粉是用勺子舀起倾倒能成炼奶状流下,成滴水状流下就太稀,难以流下就太稠。
错误八 把米粉煮熟再冲
很多妈妈觉得,刚买回来的米粉是生的,需要煮一下。
如果是自制的自家磨的米粉,应该是炒米来做,不是生米,所以用水冲开,再搅成糊就行;外面买的米粉也是熟的,没必要再煮一次。
错误九 就和冲奶粉一样先加水后加米粉
有的家长不清楚米粉的冲调方法,就误以为米粉跟奶粉的冲调方法是一样的,先加水后加粉。
正确的顺序应该是:先加适量的米粉,再加入调整到约 70 ℃ 的温水,然后轻轻用勺子搅匀,成稍稍稀一点儿的泥糊状,适当降温就可以食用了。
错误十 提前冲好,等宝宝饿了再吃
有的宝妈会给宝宝冲出一大碗米粉,宝宝饿了就吃一点。
就像奶粉冲好不能放太久一样,米粉也不能一次冲很多、吃的时候热一点,甚至没吃完的留着下次再吃,没人吃过的,最多放 2 小时倒掉。